苍梧已北

I curse my stars in bitter grief and woe,
that made my love so high
and me, so low.

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,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。

昨天写了一下午,四千字出头,写得精神疲惫,改了改错别字就发了,就是《明镜、利剑与盾牌》(上)

发出去以后我自己看了一遍,觉得还是仓促了,今天晚上又改了一遍,把昨天发的部分进行了重新编辑。

改文的时候忽然有种顿悟之感,想起了华兹华斯那句著名的话,“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,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”。

强烈的、即时的情感不能成为诗,我以前在理解它的时候,往往喜欢拿吵架当范例。我认为直接把两个人辱骂对方的言辞如实地写下来,是非常苍白的。一是它不美,没有文学的味道;二是它的表现能力非常单薄,读者并不能通过这段发言来再现当事人复杂的情态和心理变化。

改文中途我忽然觉得,上面两条还不能完全说透。应该再补充上第三条:强烈的情感会损伤表达能力。

我写文有点偏向于“体验派”。写的大多数内容,都是抽象成问题想了很久,得出结论了才能动笔;写一种情绪,得先代入一下人物看看他这种反应合不合理。这一点放在这个番外上同样适用。尤其是第一部分,安东尼奥。

第一部分安东尼奥提到了一个很普遍的问题,概括来说就是“子女对父母不能为其提供理想生活而不满”。

前一阵有个挺火的微博,大概就是一个小学生成绩很好,奥数、围棋、轮滑、口语上都很优秀。但他很歧视自己父母,觉得家里没钱,自己学习再好也没用,总归买不起一线城市的房子。并且认为父母要二胎是不负责任,因为父母无力供养两个孩子享受精英教育,而这个小男孩儿一心希望出国。

当时我看到这个还挺感慨的,扫了一眼评论,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。这个孩子说的都很现实,对父母资产和供养能力的评价没什么错,只是这话由他说出来多少让人感到心寒。他的情况,总结一下,就是父母竭尽全力将自己的孩子向更高的阶层培养,但是这个孩子看到了更高阶层的好以后,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准社会精英,并且因此而唾弃把自己捧上来的、身处低阶层的父母。

这当然是不对的。

可我又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呢?

我思来想去,虽然我没那么激烈,但不能谎称没有。

我有一段时间比较关注乔治·斯坦纳,他在文学理论、比较文学、翻译学方面都很有建树,是知识分子中的知识分子。在他的回忆录里,我读到,他七岁的生日礼物是一本荷马史诗,父亲缓缓地教他用希伯来文阅读其中阿喀琉斯杀死吕卡昂的段落,他幼时的心灵第一次被史诗中复杂而壮美的气阔所触动。

后来我多次和同学讲到这个例子。我们谈论,看这些文学巨匠,背后都是几代人的家学培养。我们在看动画片的年纪,叶嘉莹在作诗填词,张爱玲能流利地对比分析诗经和英文诗歌。不说远的,我们学院里有个师兄,大二的时候就独立翻译了一本关于奥斯曼土耳其的历史学著作,他的双亲在大学任教,受家庭的熏陶,他在高中时就有意识地接触过拉丁文和希伯来文。都是做学问,可我们比起这些有家学的学子,起步就晚了许多年。

……这些话,和同学们在一起谈论的时候,不觉得有什么问题。可现在想起来,我多少会为此而脸红。我母亲大人至今也对荷马史诗、莎士比亚不感兴趣,她不能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引导我阅读这些,但我小时候张口要书,她也没犹豫过,整套整套的往家里带。

爱子女的父母大抵如此,有多少,就拿出了多少,竭尽所能用自己的所有见识来规划子女的未来。安东尼奥当然和我、和那个小男孩差异很大。但追溯到本质上,我们又多少有些相似。

把话题扯回来。

因为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,我在写安东尼奥的部分时,难得的极其顺畅,一气呵成。没怎么停顿,一个小时不到就结束了战斗。

可从这种情绪里完全走了出来,把文发出来以后,自己再读,却觉得写出来的情感并不流畅,缺乏感染力。安东尼奥很有些自说自话的意思,读的时候不能浸入他的情绪。他节奏太快,我还没有跟着开始难过,他竟然已经说完了。

但为什么呢?我在写这一段时,明明和他一起满心后悔和愧疚,完完整整地经历了他的痛苦。

这时再想起这句话,“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,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。”

我忽然有些哭笑不得。

也许是我的“体验派”倾向太严重了,在安东尼奥这个角色里入戏太深,以致于我对一个虚构人物的书写,变成了一种不加修饰的“强烈情感”。

而等到几个小时以后再读,热乎乎的“强烈情感”早就被放凉了,这时才终于可以“在平静中回忆起来”,让它“自然流露”。

所以我得出结论:强烈的情感会损伤表达能力。

一次成功的文学表达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:

1.作者将情绪/思想化为文字;2.读者阅读接受。

思维、感情的变化是极快的事,而写作却比它慢得多。强烈情感之所以不能直接构成诗,因为沉浸其中的作者被瞬息万变的情绪追赶着,不得不连滚带爬地把它记下来。而为了让写作速度追上思维速度,几乎只能记个大概,只有最主干的东西才被保留了下来,细微的变化很容易忽略掉。

连上述的“1.作者将情绪/思想化为文字”都要打个折扣,在这种创作中,“2.读者阅读接受”更成了奢望。如何达成最好的表达效果、如何让读者感受到其中情绪的微小变化,都是实打实的修辞功夫。连要写的东西都写不完整的时候,又哪里顾及的到修辞呢?

评论(3)
热度(48)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苍梧已北 | Powered by LOFTER